博士延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就像高考一樣,這個話題讓幾家歡喜幾家憂!博士延畢可以談的內容很多很多:延畢原因,延畢不良影響,延畢期間狀態調整,緩解延畢措施,國內外延畢發展現狀等。但少有人討論:如何在延畢后縮小同早畢業同學的差距,甚至是超越他們?
是否“一步錯,步步錯”?就像蝴蝶效應一樣,當初細微的選擇差異,導致了境況差異越來越大,甚至到了最后的云泥之別。
有多少人在延畢過程中被抹去了棱角,麻木了曾經的斗志,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自己的底線,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平庸,到最后成了“生活不過是油鹽醬醋的往復循環+自我安慰”!
是否內心已經默默將曾經奮進的斗志寄希望于下一代了?父輩未了之心事交由下一代繼續呢?
這個問題暫不考慮官二代、富二代、學二代等范疇,真的無解了嗎?亦或是眼界的狹小限制了我的想象(思路)?
大家覺得這道題究竟該怎么解呢?難點在什么地方,突破口在哪里?解題方法多多益善?。?!
相信自己,完全沒有問題。
選擇大于努力,任何時候都一樣,主要得看你未來如何選擇
這個事吧,有時候就像跑長跑一樣。有的人輸掉比賽,不是因為第一個百米落后了,而是因為每一個百米都是落后的……但如果你真的只是“一步差”,那還是有后發先至,大器晚成的可能性的,但這需要你再之后的比賽中,比前面的人下更大的功夫。